附属机构
1.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
2. 中国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准医学研究所。
3. 上海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传染病与生物安全研究所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教育部/NHC/CAMS)、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4. 辽宁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沈阳,中国。
5. 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技术学院光电子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显示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6. 中国广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东省肿瘤临床研究中心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7. 复旦大学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和智能给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8. 清华-北京生命科学中心生命科学学院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免疫研究所,蛋白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中国。
9. 辽宁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沈阳,中国。zengyingyue@lnu.edu.cn。
10.上海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传染病与生物安全研究所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教育部/NHC/CAMS)、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11中国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准医学研究所。wangj683@mail.sysu.edu.cn。
PMID: 40025980 DOI: 10.1002/adma.202413992
摘要
维生素C (vitC)对健康至关重要,并有望治疗癌症等疾病,但其机制仍不清楚。在这里,我们报道了vitC直接修饰赖氨酸残基形成“vitcyl-赖氨酸”——这一过程称为vitcylation。在无细胞系统和活细胞中,溶血都以剂量、pH和序列依赖的方式发生。从机理上讲,vitC使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1 (STAT1)-赖氨酸-298 (K298)酸化,削弱其与T细胞蛋白酪氨酸磷酸酶(TCPTP)的相互作用,并阻止STAT1-Y701去磷酸化。这导致肿瘤细胞中STAT1介导的干扰素(IFN)信号增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人类白细胞抗原(HLA)I类表达增加,以及体外和体内抗肿瘤免疫的激活。vitcylation作为一种独特的翻译后修饰的发现为vitC的细胞功能和治疗潜力提供了重要的见解,为理解其生物学效应和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开辟了道路。
关键词:STAT1免疫反应;蛋白质修饰;维生素C;维生素c。
产品
目录号 | 产品名称 | 描述 | 目标 | 研究领域 |
---|---|---|---|---|
HY-B0215 | 半胱氨酸 | 99.81%, 粘液溶解剂 | 活性氧物种 | 神经系统疾病 |
HY-B0215 | 半胱氨酸 | 99.81%, 粘液溶解剂 | 活性氧物种 | 神经系统疾病 |
HY-B0215 | 半胱氨酸 | 99.81%, 粘液溶解剂 | 活性氧物种 | 神经系统疾病 |